每到年底都是项目复盘的时刻,因为创投市场环境的变幻,今年从10月底我们公司就停止了对新项目的投资和孵化,除了下半年几个项目的跟进,团队已启动了对全年在投、拟投、跟进、接触过的项目的系统复盘。公司去年创立,尚无知名案例闻名江湖,今年团队大约收到了上万份商业计划,这得得益于今年创业浪潮的一再高涨,有些项目底子都不错,但因地域、阶段、估值、其他条件等没有进一步的推进,在对大量投递商业计划书且面聊过的项目进行回访的过程中,我们更多的侧重于其最新的业务进展和融资近况的回顾,其中有一部分已拿到资金,但几乎都发生在上半年,下半年也有几家跟进的,但年前到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还有一部分企业一再的调整模式,也都步履艰难,有些在对接基金不利的情况下,通过众筹、土壕融资得到了缓解,当然,还有些已经停摆和倒闭。
在回访的过程中,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有些获得土壕投资的项目反而生不如死,都感慨还不如推倒重来。在与他们深入探讨的过程中,他们与我分享了几个案例:
一个早期项目因为模式和数据与基金对接不畅,转而找了一个房产土壕,土壕财大气粗、大包大揽,但真正走到投资流程和打款环节的时候,问题层出不穷。投资协议、董事议程、融资比例、后续融资等都怪相乱出。土壕老板出资占比40%,每月打钱,以工资形式发放。当我拨打回访电话时,企业已断炊3个月,因为地产生意和股票市场不景气,土壕资金紧张,没有进一步的按约打款,而此时项目模式和数据都已凸显上升势头,进退两难,而与基金再次对接,其股权结构和投资条款却成为最大障碍,目前正四处筹钱回购土壕股份,重新梳理股权结构,而此时的项目企业却成为土壕投资组合中的优质资产,不舍得卖掉了,双方也多次爆发冲突,项目企业走到了悬崖边上……
如果说上一家企业的融资路程且阻且长,那么这家企业的案例简直让人唏嘘不已。这家做社区O2O的企业,在起步阶段找到我们,因为与我们之前孵化投资的项目模式雷同,没有进一步跟进和合作,但在私下和朋友圈也不时的互动一下。一开始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艰难的,创始人用自己多年的积蓄支撑着企业慢慢发展,路虽难但踏实,且看到了企业发展的甜头,找准了给其他O2O企业做同城商圈和同城物流。他也是因为地域、重模式的原因几次与北京那边的投资机构擦身而过,下半年经发小介绍了一个土壕。土壕对其商业模式大加肯定和点评,并提出要投资入股,但需对模式和人员进一步优化,并在中间人见证下双方确定了投资金额和条款。资金的即将注入给创始人和团队打了一剂鸡血,创始人笑中含泪进行了大幅度的业务调整,砍掉了业务骨干,按投资人的建议招募配送人员,重新找了更大面积的办公室、仓库,并预定了配送车辆,在媒体圈也放出了消息,撸起袖子就等大干一场。
与创始人的沟通过程中,他几度哽咽,业务调整了,人员调整了,原来的老业务没了,老兵走了,可是土壕投资人的钱却迟迟不到账。让中间人再次联系,那边也吱吱呜呜,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,创始人找到了投资人的家门口,在那里土壕投资人才却说,这个项目他没有想明白,让项目先做着,他再看看。这对创始人的打击简直是致命的,馅饼一下子变成了陷阱,问我有没有办法,我说如果你们有投资协议或投资约定,可以要求这个土壕赔偿因其投资承诺调整业务带来的损失,可是创始人说因为中间人的关系,他们没有签订和敲定正式条款,都是一种模糊的商量……